金鱼的特性是什么?
金鱼(Goldfish)是鲤科金鱼属动物,起源于中国,是世界上观赏鱼中最受欢迎的一种,已有1700多年的饲养历史,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,后被引入欧洲、北美洲等地栽培。 世界上最早的金鱼品种是由红鲤鱼进化而来的。我国最早养金鱼可以用到文字记载的,可以追溯到唐朝,在杜甫的诗中提到“金鱼”二字,说明唐代已经有了金鱼;而宋代《东京梦华录》中则详细记录了汴京(开封)的鱼市和金鱼池,说明当时京师(北京)已有了金鱼;而到了元代,王祯编撰的《农书·百谷谱》中,则详细的介绍了金鱼的养殖方法及各种品系,这说明元朝时,金鱼的养殖方法和品种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进步。 而我们现在常见的观赏金鱼,则是由红色鲫鱼演化过来的。
首先,我们把鱼缸里的金鱼捞出来,放在一个平面上,仔细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,可以看到,现在的金鱼身体呈梭形,尾鳍呈长方形,而且有背鳍、臀鳍和尾鳍,与纯淡水鱼类不同,它们没有了胸鳍。这主要是由于它们长期在水族箱中等窄小空间内生长,为了减少游动时的能量消耗,以及保持身体平衡,它们逐渐退化了胸鳍。 在它们的头部,还有它们独有的器官——鳃上器,用来辅助呼吸。这是由于金鱼的生活史中,经历了水族箱中的无氧时期,为了适应这种环境,它们保留了这一特殊结构,用于在低溶氧的水环境中呼吸,这个特点也是金鱼能够耐受低氧环境的重要结构基础。
接着,我们再来观察一下金鱼的身体内部的结构。金鱼属于异尖消化管型的鱼类,有着发达的消化道,并且能伸缩自如,这也是它们能吃到缸底淤泥中有营养的主要原因。同时,它们还拥有完善的外排泄导管系统,能够将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,保证了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。 金鱼虽然属于冷血变温动物,但它们的体温是可以调控的,当外界温度升高时,它们的体表毛细血管扩张,通过皮肤散热来降低体温;而当外界温度较低时,他们则可以调节自身内脏血液流通来增加体温,保持生理功能的进行。它们还具有冬季休眠机制,可以在冬春季节进入睡眠状态,不吃不喝,减少机体消耗,等待春天到来再恢复生机。